被佔據的每一秒
在現代社會似乎幾乎無法避免。電視、電影、社群媒體、短視頻、各種應用程式和遊戲無時無刻不在爭奪我們的注意力。
每天,我們需要回覆電子郵件、信件、語音郵件、簡訊和私訊。傳統廣告和社群媒體影響者則在告訴我們如何穿著、穿什麼以及如何感受。當一天的工作、學校或照顧孩子結束後,任何能讓我們擺脫憂慮的事情看起來都很誘人。瀏覽社群媒體、喝酒、抽菸或暴飲暴食,都成為了我們應對壓力的手段,儘管這些行為可能付出代價。
大腦的舊機制
我們的大腦尚未跟上21世紀的步伐。數百萬年來形成的鼓勵我們進食、睡眠和性行為的路徑,現在被藥物、智慧型手機和高熱量食物所劫持。結果,我們的大腦對這些刺激產生了渴望,並不斷命令我們尋找更多。
靜下來的挑戰
自從疫情爆發以來,我們被迫靜坐,世界的變化使得這一挑戰更加顯著。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是第一次真正安靜下來,不受平常忙碌生活的干擾。您最後一次在沒有任何背景噪音的情況下安靜地坐著或散步是什麼時候?只與我們自己獨處,意味著我們必須專注於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這可能是令人恐懼的。因此,我們選擇聽廣播、播客或喝一杯來逃避這種靜謐。
面對內心的勇氣
在這個被數位內容包圍的時代,我們需要找到與自我獨處的勇氣。面對內心的真實感受,並學會與自己和平相處,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能力。與其被外界的刺激牽著走,不如花些時間,讓自己的心靈得到真正的休息和成長。
打破成癮的循環
如果我們想停止做某件事,為什麼我們不能停止呢?除了身體上的成癮,還有哪些因素阻礙我們改變?
深植內心的信念
我們的習慣往往基於對自己的根深蒂固的信念,這使得改變變得困難。做出改變意味著質疑自己是誰,這雖然可怕,但並非不可能。
期望不同的結果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說過,精神錯亂的定義是我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同樣的事情,卻期待不同的結果。這形象地描述了成癮的循環——我們總是希望事情能有所不同,但卻一再重蹈覆轍。
採取不同的行動
重複做同樣的事情並期待不同的結果不是“瘋狂”,而是大多數人生活中的常見陷阱。要改變生活並創造不同的結果,我們需要採取與以往不同的行動。
對控制的渴望
有證據表明,人類以及所有動物都有與生俱來的控制欲。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無法控制環境或克服障礙,就沒有動力面對挑戰。熟悉的日常生活給我們帶來安全感,因此我們往往害怕未知。
面對變化
「你認識的魔鬼比你不認識的魔鬼好」這句話很好地概括了人類的心理,解釋了我們為何處於不健康的狀況中。每次變化都會帶來損失,而每次損失都會引起悲傷。
經歷失落
我們因變革而經歷的損失並不總是有形的。比如,如果你決定戒菸、減肥、降低少手機觀看綠,有時候不僅失去那個物件(如煙、食物、手機),還會失去圍繞該物品的計畫、關係、活動。在飲食失調導致的身體損失中,如果失去你強迫自己達到的身材,你是誰?如果失去人們對你健康的關注或擔憂,會發生什麼?
降低分心的第一步
要打破分心或成癮行為,首先需要降低欲望。
降低欲望對你來說會是什麼樣子呢?誠實地說明需要戒除的物質或行為,並在生活中設立界線或底線來幫助打破負面模式。
試著降低欲望的30%~50%,會讓你受益匪淺,例如停止手機的使用時間30%~50%或線上購物停止購買1個月,或降低花費在食物的時間或用量,看看這會為你帶來什麼樣的改變。這是一個開始新生活的重要步驟,可以幫助你擺脫舊有的破壞性行為,迎接更健康、更快樂的自己。
讓自己嘗試以冥想來訓練大腦,讓大腦學會更多的專注,以幫助自己專心在自己努力的領域上或降低過度的慾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