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的人要求的是離苦得樂,但很多人往往追求到後面,會發現自己迷失了,好像陷入一個個說法之中,最後不禁想問自己,我到底在追求什麼?
今天要和大家分享,怎麼樣知道自己靈性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亞蒂絲想從佛的哲學與新時代理念做連結,幫助你探索找尋一不一樣的觀點。
儘管我並沒有信奉佛教,然而佛學在兩千年中有許多人都在走同樣的道路,佛法摩訶般若,證得「常、樂、我、淨」視為涅槃境界,一旦得道,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就要守住它,不可臾離,就像是火車必須行使在鐵軌上,一但出軌或引發苦難來臨。
「常、樂、我、淨」有很多種解釋,但主要是什麼呢?
一、常者,涅槃之體,恆常不變,沒有生滅。
二、樂者,涅槃之體,永遠寂滅、安閒、受用、無絲毫的煩惱。
三、我者,涅槃之體,得大自在,沒有絲毫的束縛。
四、淨者,涅槃之體,解脫一切的垢染,非常清淨。
意味著通過修練自我內心、理解世界的真相和超越人生的痛苦與困擾,來達到一種精神上的滿足和寧靜,它不僅僅關注於物質世界的苦樂,更是提到修練時需深入內心世界和精神層面的轉變。
常:恆常不變,那是什麼?
指的是永恆不變的觀念。在佛教中,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都在變化之中。認為事物有恆常不變的本質是一種錯誤的觀念。
而在新時代靈性之中認為:宇宙一直都在,並且宇宙永遠存在著「能量」,超越你眼睛所看見的。了解萬事萬物是由能量創造,你給出什麼就獲得什麼,是能量平衡的概念。你知道所有事情一切就在當下,過去、未來都在你的一念之間而有所改變。
如果一般人沒有把這樣的覺知放入腦海中,那麼追往靈性修行的世界就會混亂,或是迷失再一個又一個的事件之中。
樂:永遠寂滅、安閒,是指什麼呢?
指的是尋求快樂、享樂的觀念。佛教認為人生充滿苦難,追求世間的快樂是無法達到真正解脫的。老和尚說,這裡並並不是說你沒有苦就會得樂,也不是說你有樂就沒有苦。它更指出,你需要在世俗所稱的「苦」與「樂」中間,找到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是更接近安定、祥和。
在新時代靈性則認為,當你心中沒有祥和與安定,第一個找上門的是身體的不舒服會升起,身體反應心靈,你周遭的家人或同事,會吸收這樣的能量再反彈回去給你,經常與你吵架。
要練就這樣祥和之態,需將任何事情發生,視為中性,視為無常就是正常,應該要發生得就要發生,一切都是禮物,都是為了幫助自己邁向更高的道路。
很多時候當事情來的時候,我們沒辦法第一瞬間就保有祥和,但至少在事後,我們重新調整自己的專注力,調整到「祥和」狀態,這靈性上有很多方法,透過冥想、感謝萬物、祈禱、覆誦肯定句或經文,都能幫助你安在當下,當你感受到內心回到祥和安定時,你的心中的念,也會同時發生了轉變。
我:沒有絲毫的束縛。是指什麼都不管了嗎?
指的是自我、我執的觀念。佛教講述無我,認為執著於自我身份和個體是導致痛苦的根源。
新時代認為,明白宇宙之間的來源發動點在於你,是由你的內出出發,外在回來的都是你所創造的,當你執著於你自己的身分,而沒有把外在的世界當成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就好像你正在照鏡子,你總是對著鏡子發怒,但無法改變鏡子之中的映象。
所以你明白你的自由,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在,那是一種穩定自信而帶來的自在,明白一切的道。
就好像你在公司工作許久,慢慢的你知道當你沒注意到什麼,你會產生某種後遺症,當你做了什麼,效果會很好,然後你知道你老闆也會想盡辦法幫助你在其他事上,例如與其他部門長官他都先幫你交涉好了,所以你行事起來會很自在有了這樣的自信。
你明白世間一切都是幻象,佛家說一切皆空,來自因果聚散,新時代認為此生生死命運都只是一種體驗來成長靈性,當你能透過另一種明瞭來解脫不糾結在某些點中,所以能放下該放下的,專注該專注的。
進退無礙,佛家稱這叫「大自在」,沒有任何恐懼,放下心中的掛礙。
一部份學佛的人會稱這叫做「無我」,把自我放下,任何事都不執著。
談無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也通,代表你明白,外在的一切人事物,都是你宇宙的一部份,都是因果的一部份,因緣聚合而發生,你對外好好就會回到你身上,你對外惡惡就會回到你身上從新體驗另一個角度,你發出什麼因,最後能接觸到什麼樣的果。
當你缺少這種大自在感,你會心中充滿許多畏懼、恐懼,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而處處焦慮和恐懼,這也會引發自我價值貶低,受人欺負、金錢破財、走路跌倒產生車禍意外、夜晚無安眠。
淨:解脫一切的垢染。是指心中什麼都不要想嗎?
淨指的是對純淨、無瑕的追求,想要解脫所有外在是不切實際的,相反的佛教認為世間一切皆是無常、無我,從佛教的角度來看,面對和處理內在的憂愁和煩惱,關鍵在於認識到這些心理狀態的無常性和非自我的本質。
我覺得這個特別經典,佛家很有辦法把很長的概念變成一兩個字,這也是目前追求靈性裡,最多人在處理的,你如何面對你的憂愁煩惱的內在?
幸好,新時代、心理學都開始關注,你必須回頭檢視你自己的信念,你相信了什麼呢?當你的信念偏離時,就會產生憂慮和痛苦。
要保有淨,則必須經常整理自己的信念和思緒,調整自己的感受、心態、專注力,並且能回到「常」,使自己能保有不變的領悟,定下你所認定的人生信念,而不是又被外在帶離和偏離。
所以淨,並不是一種淨空,而是要整理乾淨,把自己混亂雜亂的心,定下屬於你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你自己的信念,該規定的規定好,該擺放的擺放好,該丟棄拿去丟,該放下的放下,這樣內在自然就「淨」了。
當你專注在這「常、樂、我、淨」,靈性最高境界,涅槃狀態,其實你心中就毫無罣礙,無罣礙時,你可以自在喜悅得走在正確的道路上,你所獲得的靈感也不會偏離,外在的事物也會一切順暢平順安祥,因為這四種境界,正代表與真我、真實自我、安詳喜樂頻率同在。
祝福你
亞蒂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