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蒂絲:《哈利波特》J.K.羅琳的翻身魔法信念

J.K.羅琳的人生,走過艱難的歲月,她不曾掩蓋自己經歷的傷痛,幽默的表示,衰到連她自己都無法置信的等級:「我極之短暫的婚姻崩潰了、失業、單親、窮得幾乎不可能是現代英國會有的情況,只差沒有流落街頭。」

差點流落街頭的女性

J.K.羅琳的人生,走過艱難的歲月,她不曾掩蓋自己經歷的傷痛,幽默的表示,衰到連她自己都無法置信的等級:「我極之短暫的婚姻崩潰了、失業、單親、窮得幾乎不可能是現代英國會有的情況,只差沒有流落街頭。」

但如今,她巨大轉變與奇蹟,就如同為自己人生施展魔法,從一貧如洗接受政府5年救濟,到10憶美元身價,甚至比英國女王還有錢。

我對她的人生有著巨大的轉變,充滿無限的興奮探索,試圖尋找J.K.羅琳的信念,她是如何一敗塗地,又如何從谷底翻身?

如果你也想為自己施展魔法,或許J.K.羅琳的人生信念是你最佳的導師。

她的原生家庭:不受歡迎的女孩子

羅琳的成長,並不順遂,與父親關係不融洽,家中貧苦,母親重病。

J.K.羅琳自稱是「不受歡迎的孩子」,父親期盼有個男孩子,總對她不屑一顧,她說:「我極力的討好他,但我做不到,我只能離開。」

家中經濟困乏,父母強迫她選修德文系,但後來她改成古典學,被她父母批評「連一間廁所也買不起的專業。」

羅琳:我害怕失敗

父母的養育與家庭狀況,影響了她對人生的信念,她在哈佛大學演講時,曾和畢業生們說:

「我在你們這個年紀時,最害怕的不是貧窮,而是失敗。」

害怕,是一種相信,強烈的相信,而會感到害怕,顯而易見的,她的信念--劇烈的相信自己會失敗。

信念迎來了人生的風暴,羅琳畢業後,離開英國到葡萄牙當英語老師,在酒吧裡遇到了第一任丈夫,婚後她以為可以過著幸福的家庭生活,但結婚的決定卻令羅琳陷入,人生最重大的困境。

婚後丈夫拳腳相向,最嚴重時曾把羅琳拖出家門,毆打她的頭部。迫使羅琳在13個月又1天畫下了婚姻生活的句點。

歐普拉曾採訪J.K.羅琳問道:你覺得這段婚姻教會了你什麼?

羅琳說:

「我想它教給我,一種強烈的求生直覺,因為當我知道是時候抽身了,我就直接離開了。」

強烈的求生直覺,喚起她的勇氣,她的內在是:我需要且帶自己離開這樣的困境!

單親與貧窮帶著三歲孩子

當她意識到自己必須立刻抽身時,她毫不猶豫的直接離開了那裡,帶著3歲的孩子,回到英國尋找妹妹接濟。

聆聽你內在強烈的直覺,離開迫害你的環境,該離開時就勇敢地帶自己離開,那地獄之中,不讓自己一直待在痛苦裡,極低的自我價值感,很容易吸引這類的困境,停止不被愛的痛苦,開始給自己愛。

難道,離開就一切順暢了嗎?羅琳承認,並非離開就好,接下來,需要面臨失婚、破產,以及扶養孩子的現實,這使她爆發了憂鬱症。

她筆下的「催狂魔」設定,正是憂鬱症的描寫:

"它們把和平、希望和快樂從周圍的空氣中吸走。催狂魔靠近時,所有美好的感覺,所有快樂的回憶都會從你身上被吸走。"

她說:「當時我不感到悲傷,因為悲傷還好,哭一哭就好了,但是我感覺不到任何正向的感受…就連希望也被放棄了。」

轉變自己的泉源

那麼這樣的她,是如何改善憂鬱症?又如何轉變信念?

首先,她說,是來自愛。

她曾經想要自殺,但是看著自己孩子的笑臉,孩子的愛是她每天唯一醒來的動力。

第二,是來自於對真實自我的重新認知。

生活一蹋糊塗時,她意識起,自己從小就喜歡的文學,她總是持續在寫作,此刻她孑然一身,她只會寫故事,她也只能寫故事,她那強烈興趣,引領到她意識自己是誰。

羅琳回憶說:

「我一直在寫故事,從某個五六歲起,一直是我最想做的事情,故事也不可能平白無故的長出來,我就一直想成為這樣的人,我從十歲寫到二十幾歲。…我相信在我的生命中,就是這件事情,我感覺我自己能講一個故事。」

除了死,還能做什麼?

羅琳只剩寫故事,那不僅是她的興趣、她的優勢,更變成了她的救贖,她的療癒,寫作明明白白的代表著她是誰。

她醒悟:「我不再裝作一個不是我自己的我,我開始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去完成我覺得唯一的重要的事情。

當她重新定位,她知道她要怎麼做了,儘管三不五時還在憂鬱掙扎當中,有了這份自我定位,像是一道光一樣,帶給她方向。

J.K.羅琳曾在BBC紀錄片裡,製作人提問,覺得她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她回答:「我是個努力發揮才華的人」

你希望世人怎麼記得你,她沉靜而肯定的回答:

一個把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的人。

她不願意再做一個,別人告訴她:你只能修德文的人。也不願意符合社會告訴她,你只會古典文學什麼都不是的人,你的專業在社會上一點用處也沒有的人。

當你找到真實自我時,真的就像一個通道、一道光, 你會感知,你不需要依賴社會給你的規則而活。

如同羅琳,真實的她,真實的價值,就是她的靈感,她那瘋狂的想像的特質。

恐懼該怎麼辦?

面對失敗的實相,她環顧自己失業、住在沒有暖氣的房間,和自己的打字機,她意識到:

最擔心的事情都已經發生了,我還活著,還有個我愛的女兒,還有臺老的打字機,還有個了不起的想法。」

「最糟不過是被退稿,怕什麼!

是的,這兩句話,使她放下了那深層的恐懼。

在失敗中,從中萃取出積極的意涵,帶提起勇氣,帶領自己離開失敗的恐懼、人生的低潮,全心全意的投入了自己腦中無窮湧現的故事之中。

低谷是靈魂功課

低谷對你而言,就是你最害怕的事情,真真實實讓你體驗到了。那你還怕什麼呢?

很多人說,因為已經沒有可以失去的東西,反而更能集中自己想要什麼,而不是恐懼。

面對你的才華,你是否能放下恐懼,放下社會規範,全心全意的去投入?去發展它呢?

有人說,天賦就如同上帝給的一扇窗,而天賦就是開啟多次元的你最好的連結。

如果你需要改變現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回頭看看,你的靈魂自備的工具來到這個世上。

人生低潮和憂鬱,要怎麼去面對,我想羅琳的人生經驗已給了很好的答案,而她自己也明白這一點,是靠勇氣、愛,哈利波特的故事主軸,就與她的生命相連。

愛可以勝過一切,這是一個貫穿所有主要宗教的概念,沒有例外,這是所有作家都秉持的精神,有時候我意識到我是因為我所寫的故事引發了我的信念。

是她創造了故事,還是故事創造了她?我想,是那對人內在的力量的相信,影響了她的故事,而她的故事,又強化了她的信念。

有人問羅琳,此生最欣賞的美德是?羅琳回答,「是勇敢,人在經歷過戰爭或是災難後,要回到原來的生活很難,重建比摧毀困難多了….在我心中,真正的勇敢是從創傷中重生。

羅琳真正從,一片生活灰燼當中,生命的災難中,透過專注自我想做的事,勇敢的重新建立自己的自尊、自我價值,將自己的人生版圖重新校正。

經過狂風暴雨,羅琳如今離開當出政府救濟金下租的房子,而住進了豪華的房子。當初寫作的大象咖啡屋,也轉成了The Balmoral Hotel頂級套房。丈夫也從不疼愛自己先生,轉換成支持與體貼寫作的丈夫。

(大象咖啡屋,J.K.羅琳最初寫作地點,如今也成為人氣景點)

(The Balmoral Hotel,J.K.羅琳寫《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所在地)

已變身為幸福而富足的女性,公開演講時,她傳遞給人們的誠心分享:

最終,我們都得明白,失敗是些什麽,這個世界,總是迫不及待地要給你一套標準,如果你讓它那麽做的話。」

在魔法世界裡,人實際得靠自己,在宗教裡人們尋求的事自然外在的支持,這就是魔法的魅力,我不相信魔法是真的,但我們自己有塑造世界的能量,但魔法的本質就是要告訴我們,我們自己有力量去塑造自我的世界。

雖然你無法寫出像哈利波特的這樣神等級的小說,但一個人如何鹹魚翻身?如何恢復富足的生活?

從羅琳的人生信念和故事當中,或許可以帶給你一些信念的方向,亞蒂絲整理如下:

1. 放下恐懼失敗。(恐懼失敗會引導失敗)

2. 面對恐懼,用勇敢最有效:最糟不過是xxx,怕什麼!

3. 愛可以勝過一切,這是真理。

4. 我是個努力發揮才華的人,我把我的才華發揮到極致!(你需要回頭欣賞你的內在特質)

5. 我相信在我的生命中,就是這件事情,我感覺我自己能xxxxx

6. 我有能力離開這樣的困境,相信求生直覺!

7. 放下世界/父母給你的標準,我不再受外界掌控。

(這和上次分享碧昂絲的信念是一樣的)

8.我會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去完成我覺得唯一的重要的事情。

9.我自己有力量去塑造自我的世界!

10.真正的勇敢是從創傷中重生。

祝福你。

亞蒂絲

我總是不知道,這篇文字可以遇到了誰,但我明白,文字總會找到該遇到的人。